歡迎光臨農村消費市場不容小覷,酒水、食品企業(yè)該如何經營?_河南酒業(yè)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酒業(yè)營銷 » 正文

農村消費市場不容小覷,酒水、食品企業(yè)該如何經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9-22  瀏覽次數:1178
核心提示:農村消費市場不容小覷, 酒水、食品企業(yè)該如何經營? 由于各種原因,相當于占全國人口2/3的農村居民卻只消費了全國1/3的消費品
 農村消費市場不容小覷,

酒水、食品企業(yè)該如何經營?

 

由于各種原因,相當于占全國人口2/3的農村居民卻只消費了全國1/3的消費品。但由于二元經濟結構等原因,中國農村消費者與城市消費者有著巨大的差異,來自城市的營銷商若在“決戰(zhàn)”農村時一著不慎,則有可能使企業(yè)陷入失敗的境地。

那么,當代中國農村消費者行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快消品企業(yè)又應如何針對這些特點有針對地制定營銷戰(zhàn)略和策略呢?

總體而言,當代中國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主要有如下六個特點:

消費偏好:以求實消費為主

與城市居民不同,農村居民的收入不高,而且他們的收入不僅要用于生活消費,還要用于生產投資,因而他們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于高層次的消費,消費仍以追求實用為主,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對商品的質量、性能和耐用性要求比較高,對價格較為敏感,而對產品的品牌、包裝以及外觀設計等方面則不是十分的看重,概念性、奢侈性產品在農村基本沒有市場。

舉例說,盼盼和達利園的法式小面包在農村市場走量持續(xù)暢銷了很多年。首先因為產品定價并不貴,其次口感好、品牌大,并且透明的外觀包裝簡單直白,辨識度高。讓人一看就明了產品的實物形態(tài),有助于增加銷量。

消費決策:傾向于從眾趨同

相對于西方消費者而言,中國人的消費決策受群體影響較大,對于生活在熟人社會的農村居民來說尤其是如此。農村居民的攀比心理相當突出,他們中的多數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需要來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而是依據他人的消費行為來決定自己的消費行為,在消費時普遍存在從眾趨同的現象,購買商品前喜歡向親戚、鄰居和熟人打聽,并且對他們深信不疑。

這與城市居民手機消費的時尚化和個性化傾向形成鮮明對比——城市居民把購物和品牌的選擇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延伸,通過手機顯示自己的個性和生活方式,而農村居民在購買時表現得相當謹慎,不愿意承擔購買新品牌的風險。

舉例說,旺旺大禮包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逐漸退出市場舞臺,但在農村市場仍舊有很好的銷量。

這源于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旺旺的品牌知名度高、滲透人心;第二,大家已經習慣了在年節(jié)十分購買這種禮包形式的零食招待親友和孩童,有趨同和從眾心理。

消費觀念:節(jié)儉與奢侈并存

平常,農村消費主要表現出節(jié)儉的特點,精打細算,舍不得花錢,更不敢超前消費;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他們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如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等,則一改平日的節(jié)儉,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盡情消費。更有甚者,不惜舉債消費,承受歡樂幾天換來背債數年的痛苦。

如此兩極化的消費特點,使得農村居民的消費呈現出集中的趨勢,平時少花不花,到了重要場合卻大花特花,這也決定了他們在生命的不同時期特有的儲蓄行為和消費高峰,形成消費觀念節(jié)儉與奢侈并存的奇特現象。

舉例說:高價位的、玻璃瓶形狀的果汁在農村大行其道。而這類果汁大多以二三線品牌為主,沒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每瓶售價約在10元以上,比鮮橙多、可樂等還貴出3-5元/每瓶,但在農村市場走量相當好,引爆了諸多企業(yè)跟風生產。

消費心理:錢事小,人情、面子事大

從某種程度上說,“面子”是農村消費者人情消費和攀比消費的根本原因。

在重視私人關系的中國社會,“禮尚往來”這一具有文化道德含義的社會交往倫理最終成為私人交換利益的手段,即人情。

舉例說:在鄉(xiāng)村社會,農村居民大都接受“人情大于天”的古訓,請客送禮被視為維護面子、維持關系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人情消費在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農村經濟的市場化,禮金成為人情往來的主要載體。農村送禮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生兒育女、過生日、建房、分家、升學、參軍等,親朋好友都要送禮。

根據以上的農村消費者行為分析,筆者有針對地提出以下五點農村營銷戰(zhàn)略和策略選擇:

產品設計重在適用與實惠

農村消費者收入水平較低,購買力有限,喜歡的是經濟、實惠、耐用的產品。這時,營銷商一方面要針對農村消費者的特點,設計他們認為重要的功能。

舉例

例如,奧利奧餅干就適合在農村市場推廣加量裝,而在城市適合推廣新品輕巧脆。;另一方面,要學會針對農村市場對產品“做減法”,例如,在產品促銷的過程中多運用搭贈、降價等方法,給消費者撿到便宜的感覺,達到“實惠”的定價目標,采用的就是這種戰(zhàn)略思路。

以禮品定位俘獲農村消費者的心

針對農村消費者重人情、重面子的特點,企業(yè)應采用給產品巧妙賦予禮品定位的策略,以吸引消費者的青睞。

舉例

六個核桃在去年銷售業(yè)績總共達到150個億。然而大家或許都記得,六個核桃最初是以大紅色包裝的禮品定位,從農村市場起家的。廣告語定位也主打營養(yǎng)概念,“經常用腦,多喝喝六個核桃”的概念,在選擇相對較少的農村市場,顯得深入人心,趨之若鶩。

營銷傳播注重借助口碑的力量

農村信息傳播不發(fā)達,信息的來源與影響力多來自親人、鄰居和熟人,農村居民的消費傾向于從眾趨同,因而在農村開展口碑營銷是上策。

舉例

比如要善于利用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讓他們成為品牌或產品的宣傳者和示范者。由于村民對權威的信任和服從,以及愛攀比、好從眾的心理,當地的村干部、能人、德高望重的權威人士對農村消費者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應設法把這些意見領袖培養(yǎng)成企業(yè)的核心客戶,讓他們起帶頭和號召作用,以點帶線、以線帶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營銷攻勢聚焦傳統(tǒng)節(jié)日與紅白喜事

如上文所述,農村居民的消費呈現波動狀態(tài),即平時不舍得消費,在重要節(jié)日時不惜大量投入消費,例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傳統(tǒng)佳節(jié)是農村居民消費的重要時段。企業(yè)應把營銷資源集中在這些節(jié)日前后投放。

舉例

例如,徐福記的廣告投放就集中在中秋節(jié)和春節(jié),采用脈沖式廣告排期:即2月至9月初,廣告量很小。每年只集中在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兩次高潮。廣告密度最大的時段是從中秋節(jié)倒推10天,從春節(jié)倒推20天,加起來一共30天。到了關鍵銷售旺季,沸點也同步達到了。而事實證明,徐福記在年節(jié)時期的營銷比例能夠占據全年40%以上的份額。

此外,農村居民的紅白喜事也是他們消費的重要場合,營銷商應注意根據當地的禮俗進行營銷。例如,婚慶所需要的煙酒和家電等產品,應著重在當地婚慶較為集中的時段進行促銷。筆者從成都酒水批發(fā)市場、名煙名酒店獲悉,白酒商家喜歡用“買三贈一”、“買二贈一”等方式獲取婚宴市場份額。有的煙酒店還可以買酒贈飲料等方式來推動銷售。

文化營銷填補農村居民閑暇消費空白

針對農村居民閑暇消費內容貧乏的特點,企業(yè)可以采用文化營銷的策略推廣產品和服務,即在營銷中加入文化的元素,給農村居民帶來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在滿足他們閑暇消費需要的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提升產品銷量。

舉例

比如二人轉是東北黑土地文化的特有產物,源于東北,影響力遍及全國。很多東北酒企通過在著名的東北二人轉娛樂節(jié)目上進行品牌冠名、請二人轉演員進行巡回演出,甚至在區(qū)域市場的核心餐飲終端消費者培育中,都使用二人轉招徠人氣,強化活動執(zhí)行效果。(糖酒快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