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銷商要靈活打好庫存牌
文/邊軍
在快速消費品的銷售中,普遍存在這一現象:產品在布局措施的推動下,往往能夠很快地鋪貨、上架,一段時間后,增加庫存量、資金周轉困難等困擾著很多生產企業(yè)和經銷商,因此,雙方又不得不加大促銷、實施二次鋪貨,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境地。
為什么在產品的銷售中會出現產品上架后賣不動的現象呢?面對這一困境,作為廠家、批發(fā)商、終端店又該怎么做呢?筆者長期從事中國國醬酒的營銷工作,有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對于大多數經銷商來看,面對產品大量庫存的局面,第一反應是進一步加大促銷力度,有的甚至做特價或直接降價。很少有人對產品賣不動的真正深層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因素把控。比如:1、終端的展示效果是否到位。 2、產品上輪促銷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利潤核心問題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4、促銷人員激勵機制到不到位等等。
筆者認為,產品既然能迅速鋪市上架,說明已解決了市場空間問題,要實現真正購買,關鍵要解決消費者的心靈空間和購買心智。其實,產品銷售的目的并不是擺放在貨架上,而是在消費者的購買度。在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上,中國國醬酒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加強品牌生動化傳播,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在商品極大豐富、產品進入買方市場情況下,消費者購買欲望是極低的,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如何喚起消費者購買欲望、并促成購買行動的實現,加強生動化傳播是關鍵,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產品的上鏡率,能讓消費者容易找到;在專賣店或者旗艦店里,產品結構配置要合理,不同檔次、不同結構,不同色彩的產品要得到協(xié)調碼放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其次是集中資源、單品直銷、促銷傳播。其目的有三個,一是打擊競品,二是促進銷售,三是提升品牌的認可度。在打擊競品的同時,要考慮到不“自傷元氣”,這就要講究策略,制定出系統(tǒng)性操作方案,達到一箭三雕的最佳效果。
第三要控制產品價格平衡,以市場消費需求制定價格體系來平衡產品鏈。產品價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產品渠道的穩(wěn)定性,品牌傳播與產品銷售,在控制利潤平衡上做到極致。一定要把產品渠道下沉,做好縣鄉(xiāng)鎮(zhèn)等三四級終端市場,并且能夠保證各個渠道上的利潤。
產品賣不動怎么辦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每個營銷政策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但真正的思索者甚少,到市場上深入調研者更是鳳毛麟角。其實,只會促銷和降價的銷售,結果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從源頭找原因,并針對“癥結”重點“醫(yī)治”,才能達到消化庫存、起死回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