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在悉尼和墨爾本舉辦的活動上,葡萄酒市場調研機構 Wine Intelligence(酒智)的調研總監(jiān)(Research Director)周川,發(fā)布了他們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國葡萄酒市場的12大趨勢。
周川表示,中國消費者購買葡萄酒的首要場景,已經從商務宴請和送禮需求,逐漸轉變?yōu)樽约簜€人消費需求,從購買價格高昂的葡萄酒,逐漸轉變?yōu)橘徺I日常消費的葡萄酒。
同時,人們的口味也有所改變,從歐洲的葡萄酒轉為喜愛澳大利亞葡萄酒,尤其是一些風格相對較輕、酸度和單寧較低、有櫻桃、藍莓、黑加侖和黑莓味道的澳洲酒。
盡管此前中國消費者對白葡萄酒了解甚少,但如今他們對雷司令、長相思、霞多麗等白葡萄酒的需求大增。
電商平臺尤其值得中國葡萄酒業(yè)內人士重視。在過去六個月當中,48%的中國進口葡萄酒消費者都在網上購買過葡萄酒。
周川表示,這些趨勢對澳大利亞葡萄酒來說,釋放的是十分積極的信號。尤其澳大利亞葡萄酒對中國消費者而言,有著果味突出、適合搭配中餐、酒標現(xiàn)代而易懂等印象,因此很多中國人都十分樂于嘗試。
12大趨勢
1.日益增長的葡萄酒市場
隨著中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再加上物流產業(yè)的發(fā)展,二三線城市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到葡萄酒,從而令進口葡萄酒的市場整體處于增長態(tài)勢。
2016年年齡段在18到54歲的城市人口數(shù)量為4.3億,其中中產階級及以上人群占29%,為1.12億。這個人群中,有41%都是進口葡萄酒的消費者,為4800萬。而這個數(shù)字,在五年前僅有1900萬。
2.葡萄酒個人消費增長
人們購買葡萄酒的目的,不再以送禮為主,而是逐漸轉變?yōu)闈M足個人日常消費需求。
調查顯示,有56%的人群是出于健康原因選擇葡萄酒,51%認為葡萄酒讓他們感到放松,47%為獲得愉悅的感受。
3.葡萄酒消費人群日趨年輕和多元
葡萄酒消費人群更加多元,整體更趨年輕、更愿意嘗試不同類型的葡萄酒,對葡萄酒態(tài)度更開放。
消費者人群的構成當中,剛開始在社交場合上活動的新人占26%和正逐漸形成葡萄酒飲用習慣的人群占22%,已經占據(jù)了整個人群的幾乎半壁江山。
其余人群,分別為葡萄酒收藏者(9%)、追求極高端酒款的傳統(tǒng)派(16%)、以健康為目的的飲用者(18%)、以及偶爾飲用葡萄酒的人群(9%)。
4.葡萄酒風味成為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的關鍵因素
葡萄酒的風味在消費者選擇和購買時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關鍵性的因素。消費者在購買時會尋找更貼合中國人口味的酒款。
例如有消費者表示:“黃尾袋鼠的梅洛非常好,果味濃郁,口感絲滑,單寧輕盈但酒體飽滿。”
5.果味主導、單寧較低的紅葡萄酒增長強勁
紅葡萄酒市場持續(xù)增長,消費者尤其喜歡果味為主、更柔和、酸度和單寧都較低的風格。
例如在調研中,有業(yè)內有影響力的人物表示,“順滑、中等酸度、果味充沛且容易配餐的紅葡萄酒比較受歡迎。”這也與采訪到的一家線上葡萄酒俱樂部人士的意見一致。
有進口商表示,“中國消費者最不喜歡的是單寧的感覺。”
6.芳香型白葡萄酒有強勁的潛力
中國中產階級及以上人群的進口葡萄酒飲用者中,有56%都在過去6個月當中飲用過白葡萄酒。其中最常飲用的五大白葡萄品種如下:
雷司令,以上人群中有29%在過去6個月中飲用過
長相思,以上人群中有25%在過去6個月中飲用過
霞多麗,以上人群中有23%在過去6個月中飲用過
白詩南(Chenin Blanc),以上人群中有15%在過去6個月中飲用過
莫斯卡托(Moscato),以上人群中有14%在過去6個月中飲用過
7.起泡酒頗具增長潛力
起泡酒在中國市場上增長潛力強勁,此增長主要由甜型起泡酒帶來。
根據(jù)2017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過去六個月中,有32%的人群飲用過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起泡酒。而這個數(shù)字在2015年只有22%。
8.中國不同地域的人口味偏好也不同
在中國東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對紅葡萄酒的風味偏好也不一樣。
中國北部地區(qū)人群,偏好干型、酒體飽滿的葡萄酒。
中國東部地區(qū)人群,偏好有果味的、圓潤而有泥土氣息的葡萄酒。
中國南部地區(qū)人群,偏好清新、柔和而順滑的風格。
中國西部地區(qū)人群,偏好爽脆、甜型、輕盈的風格。
9.線上消費趨勢仍然持續(xù)
由于線上購買葡萄酒,更容易獲得葡萄酒相關信息,獲取推薦和評價,同時價格也較為親民,因此線上消費的趨勢仍在持續(xù)。
下面為中國前五大葡萄酒零售平臺,包括線上與線下平臺:
沃爾瑪:有35%的人群以此為主要購買渠道
天貓:有34%的人群以此為主要購買渠道
京東:有30%的人群以此為主要購買渠道
家樂福:有27%的人群以此為主要購買渠道
亞馬遜:有24%的人群以此為主要購買渠道
可以看出,目前處于增長和持平態(tài)勢的,都是線上購買渠道。
10.零售價格規(guī)范化
由于消費者的葡萄酒知識不斷增長,更多線上零售商提供更為優(yōu)惠的價格,價格透明度也不斷提升,中國市場上葡萄酒零售價格日趨規(guī)范化。
77%的進口葡萄酒飲用者認為葡萄酒定價合理。在2015年這個數(shù)字是71%。
11.餐飲渠道的葡萄酒選擇更為廣泛,價格更為優(yōu)惠
在餐廳和酒吧,酒單上列出的可供消費的葡萄酒數(shù)量增加,餐飲渠道的葡萄酒定價則降低了。
在受訪的進口商當中,有人提到:“餐廳和酒吧將價格調低了。之前酒單上價格可能貴出4倍,現(xiàn)在可以下調至2.5倍。”
有進口商提到,有一些餐廳提供的酒款不到50,甚至30元,但品質很不錯。也有進口商提及,自從整治三公消費之后,餐廳和酒吧提供價格更優(yōu)的葡萄酒,是其促進銷售的方式。
12.螺旋蓋的接受程度更高
盡管仍有不少人對螺旋蓋封瓶的紅葡萄酒仍存有抗拒心理,尤其是在送禮的時候。但人們對螺旋蓋封瓶的葡萄酒接受程度普遍更高了。
以上表明當人們在家里放松地享受一杯葡萄酒時,螺旋蓋的接受度為70%,而天然軟木塞為77%。在家里非正式用餐的時候開葡萄酒,螺旋蓋接受度為70%,天然軟木塞為72%。在這兩項上,螺旋蓋的接受度與軟木塞基本一致。
在較為隆重的場合,如在家慶祝一個特別的日子(春節(jié)、生日等)、邀請客人來家用餐、送禮等情況下,螺旋蓋接受度逐漸遞減,分別為61%,57%和50%。相對而言,軟木塞接受度為85%、90%及89%。
從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葡萄酒整體市場正逐漸趨向于成熟,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和接觸葡萄酒,白葡萄酒和螺旋蓋封瓶的葡萄酒,也越來越被市場接受。這也意味著,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中國市場上有更多發(fā)揮的空間! (澳洲葡萄酒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