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相信網民的力量
中國接近于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面臨著的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消費升級,就釋放出巨大的葡萄酒市場空間。雖然貿易戰(zhàn)會導致進口酒成本上升,但是進口酒長期文化滲透下的市場影響力不容小覷,和君咨詢高級合伙人李振江就指出,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產能釋放帶來的利好,需要國產酒品牌進行重塑,以實現在短期內進行市場占位。
不可否認,長期以來,不少國產葡萄酒品牌都處于一種追隨的狀態(tài)——開品鑒會、做酒莊體驗游,在商業(yè)升級、營銷升級的背景下,國產葡萄酒不妨另辟蹊徑,借助信息化技術,利用大數據系統(tǒng)和智能化應用等,對經銷商“抓大放小”、建立“面子工程”和“時尚化”體驗,借助“互聯網+”,將葡萄酒的推廣與傳播滲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這或許會成為國產葡萄酒品牌突圍成功的有效“戰(zhàn)術組合”。
簡而言之,國產葡萄酒要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建立自己的風格特色。因為,無論是品牌的打造還是推廣方式的創(chuàng)新,都是要基于消費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更迭的。李振江表示,“公關大于廣告”,要建立新的認知,沒有那么難,國產酒要建立可體驗的“中式標準”——建立個性化的品牌調性、產品特色、文化符號,這也是提升消費體驗的根本。國產酒的推廣,要擺脫“不中不洋”的尷尬。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網民規(guī)模的增長。國產酒的推廣,一是要與互聯網結合,做消費者滲透工作;二是要用好網民的力量,激發(fā)網民的龐大購買力。據7月份中國互聯網協會發(fā)布的《中國互聯網發(fā)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7.7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7.53億;截至2017年底,中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guī)模達5.31億人,使用率達68.8%。其中,手機支付用戶規(guī)模增長迅速,達5.27億元,使用率達70.0%;201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7.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2%,市場增速再次迎來拐點。
顯然,要與消費者實現深度對話,國產葡萄酒不能再一味地“復刻”進口酒的文化滲透等推廣方式,而是要在如何用好“網絡”及“網民”上下功夫,借助日益興盛的網絡視頻及社交平臺——微信等聚集年輕化主流群體的力量,做好品牌推廣和銷售工作。
國產酒要把握發(fā)展的良機,李振江給出了積極的導向,他認為,葡萄酒的“黃金十年”即將到來,一大批企業(yè)伴隨著產區(qū)化的發(fā)展、政策性紅利、消費趨勢轉移成為國產酒中的佼佼者,國產酒要放棄貿易思維、制造思維的定式,要建立市場化的邏輯和競爭意識,積累商業(yè)資源,打陣地戰(zhàn)、打群眾戰(zhàn)爭,從而建立新的市場秩序、品評標準與供需關系,成就“新王者”!
做好創(chuàng)新工作
在日前中國香港貿發(fā)局關于葡萄酒市場的調查報告中就指出,大多數消費者偏好飲用紅葡萄酒,而且飲用場合最廣,在家自用的比例也最高。相對來說,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香檳、汽酒,則較多在宴會和聚會中飲用。消費者近年購買葡萄酒的頻率也有所增長,在過去2~3年內,只有21%的受訪者表示購買葡萄酒的頻率沒有增加。換言之,79%的受訪者購買葡萄酒的頻率有所上升。
另外,調查還發(fā)現,家庭月收入越高,受訪者購買不同類別葡萄酒的比例也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受訪者購買白葡萄酒、香檳、汽酒及桃紅葡萄酒的比例也較高。
例如,家庭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受訪者曾經購買白葡萄酒、香檳、汽酒、桃紅葡萄酒的比例明顯高于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14,999元的受訪者。
從這個調查信息可以預見,國產酒的蓬勃發(fā)展,需要一些有條件的酒莊和企業(yè)走多元化和高端化路線,雖然紅葡萄酒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葡萄酒消費的主流產品,但隨著消費者的迭代和中產階層的崛起,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及汽酒等,同樣應該成為國產酒發(fā)力的方向之一,這也是避免“同質化”的一個解決方式。
上半年,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熱詞,在提到新舊動能轉換時,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過去依靠大量資金、人力投入及高能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高質量增長就是要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第一驅動力。
實質上,在葡萄酒行業(yè),進行品牌的升級和多元化產品的打造,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是國產葡萄酒行業(yè)在新舊動能轉換方面應該發(fā)力的一個機會點。
有業(yè)內人士就指出,消費觀點將從購買產品轉向享受服務,從滿足日常需求變?yōu)楦纳粕钇焚|,葡萄酒自帶的健康屬性就成為其攻克市場的利器。新消費群體的白酒情節(jié)較為淡化,他們比上一代更愿意接受葡萄酒。在選擇消費葡萄酒時從常識性消費升級為剛需性消費,消費者的味蕾將從入門級提升至精品級。
堅持不懈地推廣
另外,在談到國產酒推廣時,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德美就指出,一些企業(yè)在參加專業(yè)展會后,沒有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第二年就不去了,殊不知,葡萄酒推廣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
對于企業(yè)而言,要瞅準市場的機會空間,也要抱牢產區(qū)政府及協會組織的“大腿”,深入到不同的市場,做品牌推介活動,與當地的經銷商與消費者展開互通有無的交流,是讓品牌走出去的一個基礎。河南酒業(yè)協會會長熊玉亮也曾指出,一些國產葡萄酒企業(yè)在產區(qū)推廣時不積極,反而是一些進口酒品牌一絲不茍地在專業(yè)展會上持續(xù)亮相。
顯然,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國產葡萄酒除了要發(fā)揮優(yōu)勢資源的力量,還要做好一些基礎工作,扎扎實實做好品牌推薦工作,才能在有限的“利好”環(huán)境下獲得發(fā)展的良機。(華夏酒報 佚名)